一、基本原理
足弓检测仪主要通过 足底三维形态扫描 + 足弓指数计算 +(可选)动态压力检测 来评估足弓情况。
三维扫描:利用激光/红外/结构光,采集足底立体形态,得到足弓高度、足长、足宽等参数。
指数计算:根据扫描参数,计算多个临床常用指标(如 AHI、CSI、SI),判断足弓类型。
动态检测(部分设备):结合压力板,分析步态周期中足弓的伸缩情况。
二、常见指标及其意义
足弓高度指数 (AHI, Arch Height Index)
偏低 → 扁平足
正常范围 → 正常足弓
偏高 → 高弓足
公式:足弓高度 ÷ 足长
判定:
Chippaux-Smirak 指数 (CSI)
45% → 扁平足
25%~45% → 正常足弓
<25% → 高弓足
公式:足底中段最窄宽度 ÷ 前足最宽宽度 × 100%
判定:
Staheli 指数 (SI)
1.15 → 扁平足
0.89~1.15 → 正常足弓
<0.89 → 高弓足
公式:足弓中段宽度 ÷ 足跟宽度
判定:
三、检测流程
静态检测
受测者站立于扫描平台,保持自然直立姿势。
扫描仪采集足底三维数据,自动生成足型模型。
软件提取足弓高度、足弓曲率及各类指数。
动态检测(可选)
受测者在带有压力感应的步态平台上自然行走。
仪器采集步态周期中的足底压力分布和足弓形变。
分析是否存在 隐性扁平足(静态正常,但动态时足弓塌陷)。
四、扁平足与高弓足的检测特点
扁平足
足弓高度显著降低,AHI 偏低;
CSI、SI 明显增大(足底中段受力区变宽);
动态检测时,步态周期中足弓塌陷更明显,常伴随足内翻。
高弓足
足弓高度显著升高,AHI 偏高;
CSI、SI 数值偏低(足底中段接触面狭窄);
动态检测时,足弓弹性不足,冲击力难以分散,压力集中在前足与后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