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部测量仪,特别是采用激光扫描技术的设备,其核心价值在于实现对足部结构的非接触、高精度、三维立体建模。不同于足底压力系统着眼于“力”的分布,激光足部测量仪专注于“形”的获取——即足部在空间中的几何形态与表面结构。以下是从激光技术角度出发,足部测量仪所能获取的关键测量内容:
1. 足长与足宽
激光扫描可以精准测量从脚跟到最长脚趾的足长,以及跖骨(前脚掌)部位的最大宽度——足宽。这些是鞋类定制、足型分析的基础参数。
足长:反映脚的实际长度;
足宽:用于判断足型是否偏宽或偏窄;
激光优势:毫米级精度,避免手动测量误差。
2. 足高与足弓高度
通过横向和纵向激光扫描,可重建足部表面3D曲线,提取足背高度、足弓高度等垂直维度数据。
足背高度:评估鞋面空间匹配度;
足弓高度:判断足型为扁平足、正常足、高弓足等;
激光优势:无接触测量,不受足部受力状态影响,能客观反映足弓真实结构。
3. 脚趾结构与排列
激光能清晰捕捉每个脚趾的长度、间距、倾斜角度及畸形(如拇外翻、锤状趾)表现。
脚趾角度:识别外翻、内旋等异常形态;
脚趾长度比例:用于足型归类(如埃及型、希腊型);
激光优势:快速扫描完整足趾轮廓,便于诊断与鞋楦匹配分析。
4. 脚背轮廓与体积建模
高精度激光点云数据可重建整个足部的三维结构,实现完整足背体积建模。
足背曲线:用于鞋面设计、义肢建模、外观仿真;
体积测量:评估足部肿胀程度、进行左右脚对比分析;
激光优势:360°全方位立体扫描,数据完整性高。
5. 脚型对称性与畸形检测
利用左右脚扫描数据对比,激光测量仪可分析足型是否存在结构性不对称或变形。
对称性分析:辅助识别病理性差异或发育异常;
畸形检测:快速定位骨骼突起、局部塌陷、旋转错位等;
激光优势:以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,无需主观判定。
6. 脚后跟倾斜与跟腱轴线评估
通过扫描脚后部,激光可捕捉脚跟外翻/内翻情况,为踝关节与下肢力线评估提供结构依据。
跟骨轴线角度:评估步态与踝部稳定性;
激光优势:非接触式获得复杂区域的细微倾角,传统测量难以实现。
7. 足背曲率与鞋楦拟合评估
足背的高低、曲线过渡会影响鞋子的包覆感与压迫感,激光扫描后可导出精确的足背曲率数据。
曲率建模:帮助鞋类设计更贴合足部线条;
激光优势:真实还原每一个过渡面,避免模板化设计误差。
8. 静态足型档案建档
激光足部测量可快速生成个体足部完整的数字化档案,实现足型ID建库。
3D档案:适用于定期监测足型变化(如青少年成长、老年人退化);
个性定制依据:用于定制鞋垫、矫正器、护具等产品;
激光优势:高重复性,便于历史数据对比分析。